博愛還不夠
強調博愛只是社會救濟
給魚不如給釣竿
普及的義務教育 扎實的技職教育 菁英的高等教育
才是提升國民生活品質及國家進步的道路
教育,才是脫離貧窮的最好辦法

可惜這些在台灣現在都亂了套
1.義務教育的一綱多本令我不滿(教育官員只強調多元,不知家長負擔;強調一綱一本不能解決學子負擔,但教育官員並不知道這是兩件事情)
2.技職體系跟高等教育混亂,技職體系爭相變革為科技大學
3.人人都是大學生,降低大學門檻,真的是相當愚蠢的政見
2006年台灣科大及大學的總錄取名額約35萬餘人
當年出生人口為20萬多人
到時候人人都是無能的大學生
國家如何進步?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李家同 目睹窮人搶死人衣

【聯合報/記者張錦弘/台北報導】 2007.01.07 04:06 am


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昨天說,他曾到德蕾莎修女創辦的「垂死之家」當志工,看到印度乞丐喝溝水、搶死人舊衣、鳥啄屍,深感光有自由仍不足消滅貧窮,博愛才是通往平等之路。

輔大等單位主辦的「藝術與宗教」繪畫特展,昨天邀請李家同談他到印度加爾各答垂死之家的所見所聞。篤信天主教的他,多年前擔任靜宜大學校長時,曾到垂死之家擔任志工,雖只是幫忙洗衣、抬屍體到火葬場,卻感到無比衝擊。

他回憶,當年他到加爾各答,下飛機的第一印象就是黑鳥很多,原來當地到處是垃圾,人、鼠、鳥搶食,常有孩子從垃圾堆中找東西吃,更有賤民被稱為老鼠,平時幫農夫抓田鼠換取些微報酬,甚至吃老鼠從農舍偷來的米粒。

在台灣,有鞋子穿,有清水喝,只是基本需求,在印度,鞋子和清水都是奢侈品。李家同說,印度很多孩子從小當乞丐,沒穿過鞋,也沒喝過清水,平時用水溝裡的水刷牙、洗臉及當成飲用水。

李家同說,德蕾莎修女十八歲就到印度傳教,四十歲得到天啟,誓言幫最窮的人服務,她不只有愛心,更勇於面對殘酷現實,她曾在路上救回一個醫院拒收的垂死老婦,握著老婦的手直到對方去世,讓老婦生平第一次感到關愛與尊嚴,這就是垂死之家的目的。

在垂死之家的那幾天,李家同曾被指派幫垂死病人洗衣,但連曬衣夾都沒有,修士告訴他不能買,因為服務窮人,不能用有錢人的東西,要讓窮人覺得有尊嚴,年輕人當志工應特別注意。

李家同說,印度有八億人,雖然經濟漸起飛,仍遍地窮人,政府還是腐敗。他勉勵台灣的年輕人,應珍惜有鞋穿、有清水喝的日子,從自己做起,幫助窮人,用博愛促成世界平等。

【2007/01/07 聯合報】@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s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