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ages-1        成大建築70周年作品展覽  
成大建築70週年展,將於2013.9.14~22日於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行。
成大建築系預計於14(六)、21(六)、22(日)三天在會場舉辦不同主題的數場論壇活動。
(其它場次的論壇,將陸續分享)

論壇之一:【成大望遠鏡--期待的未來】
當成大100週年時,台灣及世界的改變,未來的我們會預見什麼?建築及設計相關專業,新的執業型態?面對能源資源逐漸匱乏,創意及策略如何永續?

時間:9月14日星期六晚上18:30~21:00
地點:台北華山文創園區
召集人:趙元鴻
主持人:林芳怡
主講人:劉國滄(20分鐘)
並邀請十位系友各『六分鐘』的分享,歡迎參加

[相關活動分享,請參閱此]

  


[論壇主持人]

螢幕快照 2013-08-15 下午10.23.42

[林芳怡簡歷]

成大建築學士,淡江建築碩士

現任雄獅集團欣傳媒社群發展部資深總監、築生文化協會執行長、建築旅行專業『領隊』

參與創刊時期的《雅砌月刊》而踏入建築專業編輯出版的領域,曾任《室內》雜誌企劃主任、《建築師》雜誌執行編輯與主編。2001開始自組「禾怡國際文化」,從事建築相關文化活動(如出版編輯、講座展覽)的策辦與執行。2009~2011任教於東海大學建築系,開設建築展覽與策展等課程。

著有《建築向前走》、編有《台北大街風情》、《寧靜的地景革命--宜蘭厝第二期建築圖集》、《台灣的木建築》,策有《我們可以這樣生活》(2006)、《實構築》(2009)、《實構築ing(2010)等建築展覽

目前持續策劃「築生講堂」與「欣講堂」的多元人文藝術輕知識學習的系列講座課程,也策辦「欣講堂經典走讀」活動與國外建築主題之旅等參訪旅遊行程。喜歡當個建築美學的傳播與推動者,熱愛做個搭台的人


[演講人簡歷]


 

螢幕快照 2013-08-17 上午7.18.01  

劉國滄:期待的未來

[劉國滄簡歷]

打開聯合創立於2001年,由劉國滄擔任設計總監。團隊雖創立於台灣的古都台南,卻屢屢能跨越時空與文化的限制,多次受國際展覽的邀請並獲國際獎項的肯定。成員平均年齡僅三十歲之年輕團隊,長期致力於台灣傳統文化的創新設計。從日常生活的家具物品到大規模的慶典空間、公共藝術的創作,均有不俗的作品。曾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、柏林設計展。作品獲選為The Worldwide Architecture. The next generation 四十件國際設計界代表作品之一,是國際設計界看好的青年團隊。

作品涵蓋有空間裝置、傢俱、室內、建築、景觀以及社區營造等領域。然而目前正持續關注設計理論與方法之研究與實踐的相關問題。作品涵蓋有空間裝置、傢俱、室內、建築、景觀以及社區營造等領域。正往以下三個方向前進:1 關於形式生成邏輯的發現、2 關於建造方法與程序的實驗、3 關於社區自主營造體系的實現。

重要戶外公共裝置作品「藍晒圖」目前已進駐四座城市,分別為台南海安路之「殘屋藍圖」、德國「柏林圍牆藍圖」、台中「美術館藍圖」與「深圳市民廣場藍圖」,除包含裝置藝術及公共建築之外也擅長規劃誠品書店等文化空間;目前正積極推行「聚落文創聯盟」平台,期盼透過平台的建立,將台南五條港文化與藍晒圖創意分享給民眾

 


[10位 分享人簡歷]


 

螢幕快照 2013-08-20 下午4.41.46      

 

潘冀:游 

 

尊重自然與環境,
按正確原則使用專業科技,
對使用者存關懷態度,
在設計上將可自由揮灑,不偏不頗,

我建築之路的追尋。

 

【潘冀簡歷】

現職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
美國哥倫比亞(COLUMBIA)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碩士
美國賴斯(RICE)大學建築學士
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士
中華民國、中國一級註冊建築師
美國紐約州、紐澤西州註冊建築師
美國建築師協會院士FAIA
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 
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士
成功大學校友傑出獎 

執業三十餘年,致力於人文關懷之各種建築類型之設計,並重新定位台灣高科技類型建築,在嚴峻的建廠要求下,說服業主投入更多的社會責任,表現「環境和諧」與「以人為本」的全方位設計。作品既要求現代主義的俐落,又期能與時俱進,融入最新工程科技與尖端工具之運用。至今完成500餘件建築作品,並贏得國內外數十項設計獎項,包括「中國文化大學大夏館整建」,「台北真理堂改建」及「群裕上海辦公室」,分別獲得美國紐約建築師協會(AIA NY)年度建築設計獎、傑出獎及美國建築實錄暨商業周刊(Architectural Record/BusinessWeek)建築中國獎等殊榮。今年更因致力於改善台灣的建築環境,且對台灣建築實務與建築教育改進等卓越貢獻,獲頒母校成功大學傑出校友之榮譽。


 

朱弘楠-縮圖-灰階..  

朱弘楠:本事

先本後事 以本成事 越本創事 

從建築的本去回顧並展望探索成大建築教育的"本"為何?

 

[朱弘楠 簡歷]

1993年畢業於成功大學建築系,1998年獲得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(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)建築碩士學位,榮獲傑出設計銀牌獎畢業。具有美國賓州及台灣之建築師執照,目前為金以容建築師事務所之設計合夥人 / 共同主持人,並於實踐大學建築系兼任指導建築設計課程。在空間專業及學術教學上,目前專心致力於住宅建築及生活空間的探索,企圖塑造並呈現住宅建築的各種豐富樣貌,使日常生活能與都市環境進行生趣盎然的對話。近年內多項設計作品曾受邀刊登於「台灣建築」及「建築師」雜誌。其中作品「先得月」於2012年入圍ADA新銳建築獎,並於2013年獲得台灣建築住宅建築獎之集合住宅類首獎。


 

1_JCHung head shot  

洪人傑:建築在認同與差異之間

如何找尋更美好的未來?洪人傑從亞洲城市的發展,表達建築除了具時間與空間性特徵外,更提出設計應結合本土創意與未來生活。

 

[洪人傑 簡歷]

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ARTECH Architects

 

EDUCATION
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碩士
捷克布拉格工業大學建築學系
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士

EXPERIENCE
美國建築與空間設計期刊客座編輯
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兼任講師
南山高中美育樓改建科學館暨綜合教學大樓客座顧問,

AWARDS
瑞士世界建築社群獎
泰國Art4d展覽棚競圖首獎
臺灣建築學會優秀論文獎
臺灣建築新人獎全國首獎 


YP-1  

林雅萍:「在場」內與外之間

我是誰?我在哪裡?

藉由工作中動容的故事、時空背景找尋自我,重新認識自己與土地,文化多樣性與包容性將賦予未來更多可能性。

 

[林雅萍簡歷]

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碩士(1998年)

一元聯合創研/林雅萍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(2006年)

2006年起與夥伴何黛雯建築師共同關注於文資保存、社區培力、城鄉環境等議題,致力於城市中多樣生活及發展的規劃。期許透過自身工作反應人文關懷、設計涵養與創意價值,敏察環境變遷與時代脈動對於城鄉多樣生活及發展的影響。

[近年研究與作品]

⊙ 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圓山公園區會場文化館、名人館

 (建築師雜誌2010年10刊載)

⊙「保安街84號順天外科醫院歷史建築」

⊙「大溪鎮和平路48、48-1號歷史建築第一進屋面修復」

⊙「八德中正堂歷史建築第修復再利用」共同主持人

⊙「大稻埕郭怡美商行歷史建築」

⊙「大稻埕藥業文化會館暨李英故居歷史建築」

⊙「保安街84號順天外科醫院歷史建築」

⊙「大稻埕迪化街 165-167號瑞盛行、芳盛裕街屋店鋪住宅」

⊙ 桃園縣歷史建築「大溪國小日式宿舍」調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計畫

⊙ 鐵路局北淡線「圓山站宿舍」修復及再利用計畫

⊙ 桃園縣歷史建築「大溪鎮和平路48、48-1號」調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計畫

⊙「北一女光復樓古蹟」修復再利用調查研究


 

PICT0029-g2s  

黃馨慧:價值

產品和服務的價值,取決於個體對它們的需求強度

設計者的價值在於其不可取代性

設計案的價值在於與業主的彼此認同

 

[黃馨慧 簡歷]

學歷
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
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學士

現職
謙漢設計有限公司/共同主持人
逢甲大學建築學系/講師
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學系/講師
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/講師
中華民國公共藝術教育發展協會/秘書長

目前除從事建築/室內/景觀設計之外,亦跨足公共藝術創作領域,試圖站在公眾的角度,閱讀建築表面內外的公共空間


 

SHA_2007_2  

謝宗哲:建築是"物",更是"事件"

建築常被視為「物的構築」。然而空間內外的活動才是左右其成敗與否的關鍵。在此試圖以「事件」來為當代建築做出新的詮釋。 

 

[謝宗哲 簡歷]
東京大學建築博士,亞洲大學室內設計系助理教授。2006設立Atelier SHARE綜合計畫事務所,從事美學研究與空間創作之餘,也立志做一位建築文化翻譯工,轉譯大量日本建築相關著作,建立文化交流互動的途徑。在引介日本建築思潮之際,也透過安藤、伊東等建築大師之親身接觸或訪談,自我精進並撰寫評論,策劃台日年輕建築師之作品展覽,是熱情的建築文化傳播者。

建築事件:2010年Little People Architects創作聯盟發起人。 從2011年底開始致力於建築策展與建築文化推廣的工作,以「Little People Architects」之名率領台灣年輕建築家參展2011年橫濱三年展「新港村」。2011年擔任亞洲大學安藤忠雄藝術館工地現場展策展人、2012年台南府都KIANTIOK「自然系建築展」計畫主持人兼策展人。

建築作品:亞洲大學創新育成中心節能光電屋(GREEN BELT)、URBAN COMPLEX/ HOUSING、FRAME HOUSE Project 、HOUSE W2、Mansion--GREEN FLOW。

主要著作:《構築的群像》、《 Pioneer Forever 建築家伊東豐雄》、《構築的群像-台灣當代建築家訪談集》、《台灣集合住宅的未來預想圖》、《Lose Paradise-失落的威尼斯紙上建築提案》、《建築的開始-東方新意的崛起》等。

經典譯著:《建築誕生的時候》、《西澤立衛對談集》、《關於現代建築的16章—空間、時間以及世界》、《邁向建築的軌跡—日本建築家的畢業設計》、《旅。建築的走法》、《伊東豐雄的建築冒險記10則》、《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》等。


 

梁豫漳  

梁豫漳:複寫_一個再生建構的過程

現有的存在隱含了許多既存的關係與秩序,當新的部分加入,與原有的整體將建立一個新的存在關係。

 

[梁豫漳 簡歷]

生於台北,1991年畢業於成大建築系,1998年取得美國哈佛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碩士學位,2002年成立禾磊建築,並於實踐大學建築系及成功大學建築系兼任設計教職。代表作品有:光點台北 (2002年獲得台北市都市景觀大獎、2003年收入文建會出版台灣建築之美)、收摺盒 (2012年入選台灣新銳建築獎)、白盒子計劃 (2012年獲得台灣室內設計大獎展覽空間類TID金獎)、光點華山 (2012年獲得台北市都市景觀大獎歷史建築再利用特別獎、2012年入選台灣設計Best 100最佳老屋新生)。


 

01  

張匡逸:居住與土地倫理

人類不斷以進步為藉口,翻動土地再將開發予以合理化。不同的土地上都發生著值得省思的事。自詡為「環境工作者」的建築人,不該只是形式與市場的作手,而該有怎樣的態度?

[張匡逸 簡歷]

1998年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,2008年成立常式建築師事務所/oasistudio。定位於對地景與場所的塑造與關懷,以創意的想法與嚴謹的態度,藉由作品表達對社會正面的參與,為使作品在設計面與實務進行上結合,因此著重在中小型的公共工程及理念契合的私人案件,從地景規劃、建築、景觀、空間及設施的營造…等,定位為一個多元的平台,實踐對環境的思考與想像。作品散見於宜花東等鄉村地區:玉兔觀光工廠計畫 、宜蘭縣五峰旗景觀公廁、宜蘭縣龍潭湖景觀公廁、花東線鐵路富里站+瑞源站新建、冬山鄉立圖書館新建工程、宜蘭縣萬富+七賢+公館國小風雨操場新建工程。

 


 

10728_148638608953_532578953_2500163_1939545_n  

魏子鈞:微型設計工作雲之可能

“Crossover”,結盟不同領域之人才成為一種機動、彈性、多變的 ”微型設計工作雲”的聯合工作平台,並如何在灰色經濟裡的縫隙裡鑽出一條路?

 

[魏子鈞 簡歷]

兜空間創意工作站 負責人
究境建築設計 合夥人
國立成功大學兼任講師
倫敦巴特雷建築學院 建築設計碩士 M.Arch
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 學士 B.Sc
2006 國家建築金質獎    建築新人獎


許育誠  

許育誠:這裡 ‧ 現在 ‧ 那裡 - 建築\物與訊息科技結合的探索

藉由訊息科技而能將實質與虛擬創造一個連續集的可能性,已暗示了一種新的身體感知和空間\時間的關係。我將分享一些我所參與的相關案例

 

[許育誠 簡歷]

旅美資深互動設計師
羅德島設計學院兼任教師
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師

羅德島設計學院數位媒體藝術碩士
喬治亞理工學院資訊科技碩士
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

2013 IxDA Interaction Awards (Google Chrome Web Lab)
作品專欄介紹於 BBC News,紐約時報,芝加哥論壇報,Domus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sde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