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在我認識的人當中
設計公會內就有不少前輩,早已投入不動產開發
試圖利用設計師的觀點
來告訴消費者什麼樣的住宅才是舒適的家
前陣子另一個建商朋友卻告訴我
設計師主導的開發案
往往曲高和寡
雖然有很好的空間效果
但市場接受度卻不高
以我們之前得獎作品的"白色街屋之家"為例
這樣的格局確實和一般消費者"習慣"的格局不同
我不知道這樣是否正確
但以開發者的角度來看
這樣的執著確實很危險
不小心又落入曲高和寡的陷阱
加上設計師又很會花錢
再第二個不小心,又讓房價過高
但是
如果大山再以純粹的ㄧ般建商視野
可能又會落入成為販厝的陷阱
不過再冷靜想想......
其實也沒那麼可怕
市場上我看到毛森江先生、元根建築、府都建設、林憲慶建築師等前輩
試圖在台灣的房地產住宅市場中
走出不同的新方向,也引領的潮流
大山現在能做什麼??
我想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努力......
才能清楚這個新的方向該往哪裡去
準備中......